信息社會的高度發展,電子設備的先進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大量電子設備尤其是各種液晶屏幕的頻繁使用,讓我們在生活裡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藍光危害。
「藍光」是指可見光中最接近紫外線的部分,這些波長在 400-500 納米範圍內的光頻率比紫外線低,但卻是可見光中能量最高的部分,顏色是藍色和紫色,因此被稱作「藍光」。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藍光對眼睛的影響。在可見光譜中,波長在 415 至 455 納米之間的短波藍光與眼睛的光損傷密切相關。這種高能量的藍光穿過角膜和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引起乾眼症,白內障,黃斑變性等疾病,甚至刺激大腦,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並增強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產生,破壞荷爾蒙。藍光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藍光對角膜的影響。
角膜位於眼球的前端,是光線穿過眼睛時遇到的第一層結構。藍光照射後角膜上皮細胞的存活率降低,而因此產生的化學物質介導的氧化損傷和細胞凋亡又會導致進一步的眼部炎症和乾眼症形成。

2. 藍光對視網膜的影響。
視網膜是視力形成的最初部位,也是各種致盲疾病的病變部位。有害藍光具有極高能量,可以穿透晶狀體到達視網膜,並引起視網膜光化學損傷,造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藍光還會導致黃斑病變,人眼中的晶狀體會吸收部分藍光漸漸混濁形成白內障,而大部分的藍光會穿透晶狀體,從而更容易導致黃斑病變和白內障【1】。黃斑病變和白內障也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

3. 藍光對屈光發育的影響。
由於藍光的波長短,聚焦點不是在視網膜中心位置,而是離視網膜更靠前一點的位置。要想看清楚,眼球要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引起視覺疲勞。長期視覺疲勞會使近視加深,複視,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影響人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

4. 藍光對睡眠的影響。
藍光過多,尤其是在褪黑激素產生高峰的夜晚,它不僅可以損害視網膜,還可以刺激大腦,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皮質類固醇的產生,從而直接破壞激素分泌,影響睡眠質量。由于藍光引起的睡眠障礙會導致閉眼時間減少,從而進一步加重乾眼症。
為了應對藍光帶給我們的危害,我們平時應該注意使用健康光源,多進行戶外活動,減少液晶屏幕使用時間,夜間儘量減少使用電子設備。
葉黃素和玉米黃質 (Lutein and Zeaxanthin) 是兩種脂溶性抗氧化劑,屬於葉黃素的類胡蘿蔔素,它們是黃斑色素的主要成分,黃斑色素是一種化合物,集中在視網膜的黃斑區域,負責精細的視覺功能。它具有多種功能,可改善視覺性能並防止光的破壞作用,黃斑色素水平可作為黃斑健康的替代指標,特別是可預測發生黃斑病變的可能性。它們在黃斑中心的獨特存在說明了它們在視覺表現中的重要作用。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抗氧化和藍色濾光特性可保護眼睛免受黃斑病變的傷害【2】。藍光的過濾可減少色差,增強視敏度和靈敏度。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減緩了黃斑變性的進展。日常生活中,這些非維生素類胡蘿蔔素的主要食物來源是綠葉蔬菜,西葫蘆,南瓜,豌豆,西蘭花。另外,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補充劑也是不錯的選擇。愛力思益康寶™ 升級版採用最高品質成分,提供的不僅是最佳健康所需的日常必要元素,包括抗氧化劑、維他命和礦物質,還特意添加了 FloraGLO® 葉黃素及玉米黃質。在帶給您的身體每天需要的全譜營養支持的同時,還特別加強了針對眼部的營養需求,為我們忙碌的現代生活保駕護航。

資訊由愛力思醫學研究團隊提供
Zhi-Chun Zhao, Ying Zhou, Gang Tan, Juan Li
2018 Dec 18;11(12):1999-2003. doi: 10.18240/ijo.2018.12.20. eCollection 2018.
Bronwyn Eisenhauer, Sharon Natoli, Gerald Liew, Victoria M Flood
2017 Feb 9;9(2):120. doi: 10.3390/nu9020120.
PMID: 28208784 PMCID: PMC5331551 DOI: 10.3390/nu9020120
評論
0 條評論
文章評論已關閉。